★福山雅治大銀幕處女作,蟬連日本四週票房冠軍
★改編自2006年日本直木賞大獎與格格推理小說大賞同名小說【嫌疑犯X的獻身】,此為日本當代最負盛名暢銷偵探小說
★日劇【破案天才伽利略】(偵探伽利略)原班人馬

刑警內海薰(柴崎幸 飾)接獲一件謀殺案,卻查不出死者身份,只好請帝都大學的天才物理學教授湯川學幫忙,湯川在查案期間,發現死者的前妻花岡靖子(松雪泰子 飾)有一位鄰居石神哲哉(堤真一 飾),石神是湯川大學時代的舊識,當年石神被譽為百年難得一見的數學天才,如今卻只是一名不起眼的高中數學教師,而湯川相信石神跟本案有密切的關係…。當物理學天才湯川遇上了與數學天才石神,兩人將如何展開天才的大對決?湯川要如破解這宗完美的謀殺案?

-------------------------------------

以上是哪裡都看得到的電影簡介。

在談電影之前,先來談談原作者東野圭吾吧。

說到東野圭吾,就不得不提及他的小說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的數量。

改編的電視劇有白夜行、流星之絆、名偵探伽利略等18部,
改編的電影則有手紙、祕密、嫌疑犯X的獻身等9部。
(以上資料參考東野圭吾-Wikipedia)

作品如此被大量改編為影視的作家實在很少見。
除了因為他真的是一個暢銷小說家之外,也因為在他終於擺脫校園推理小說作家的頭銜後的作品,幾乎都有著豐富的故事性,以及幾乎都在懸疑推理的包裝下深刻的刻畫著人性深層的善惡、或掙扎。

當然,他初期的作品裡也有例如浪花少年偵探團、放課後、假面山莊殺人事件、十字屋敷的小丑、回廊亭之殺人、沒有犯人的殺人之夜等。這些依據傳統推理小說的理論,排列不欺騙讀者的證據,到最後由偵探或主角說明犯罪過程以揪出犯人的本格推理小說。

但即使是這種,傳統上普遍偏重追求犯案過程的推理,動機往往差強人意的本格推理小說,甚至是在如魔球、同級生、鳥人計劃、變身、分身等描寫校園殺人事件或是科學犯罪等的小說裡,他也從來不輕易的放過他筆下的主角,不會讓犯罪動機成為被讀者嗤之以鼻的薄弱環節。

到了近期,東野圭吾的主角們都有著深層的心理糾葛。如白夜行、手紙、幻夜、殺人之門等。主角的犯罪行為可能是一種快意的復仇、哀傷的自保、也可能是一種幽暗的自毀,而無論是什麼樣的犯人,引發犯罪的動機通常是刨心挖肺的痛苦。只是這些痛苦在他淡淡的筆觸下都似乎若隱若現,沒有聲嘶力竭的悲情吶喊。東野圭吾通常都讓他(她)們靜靜的走著自己的路,在放盡被害者的血的同時,也噴灑著自己的血淚。因此,看他的書,常常都不能不為犯人流淚。


這部〞嫌疑犯X的獻身〞是偵探伽利略的系列作品。也是伽利略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改編為電視劇之後大獲好評,因此在2008年又改編了這篇長篇小說拍攝電影。

其實伽利略系列本身是比較輕鬆的題材(比起其他沈重的內容來說,伽利略系列有時甚至可以說是有笑點的)。但是這篇嫌疑犯X的獻身卻有了更深入的感情,不再只是科學理性的分析。

說回電影吧。
(同樣的,以下有雷文)

如果這部電影不是有了總是屈著腰、僂著背、還有那麼些陰暗的石神(堤真一),那麼不會讓人的情緒那麼輕易的被牽動。它一樣會是如電視劇一般,盡情揮灑著湯川(福山雅治)的瀟灑理智與時而的幽默為賣點的偶像劇。但就因為有了石神這個角色,整部片的tone調被拉得暗沉了下來,但同時也付與了其思考的深度。(看過電視劇的人千萬別告訴我,你們真的認為湯川在黑板或是車窗上寫下方程式跟破案有關係,又或者對於犯人的動機有任何深度的認同或不認同感XD)

美麗的鄰居花岡靖子(松雪泰子)因為被前夫脅迫,為了保護自己和女兒因而殺害了前夫。石神為了靖子而願意協助隱蔽犯罪的動機是不明顯的,因此當中途花岡靖子出現了追求者,而石神開始出現跟蹤與威脅的行為時,那種因為犧牲而轉為索求感情的佈局,因為石神的角色刻畫變得那麼的理所當然,沒有人會想到,這個數學天才的劇本是寫得那麼完美無暇。那些轉折,以為會出現不同歧線劇情的手法,是東野圭吾最擅長的。(順帶一提,人骨拼圖的作者傑佛瑞也非常擅長這種寫作手法,我一天到晚被騙XD)

但事實呢?事實是,包含跟蹤花岡靖子、寄送威脅信件其實都是石神的策略。他從一開始就打算一個人扛下所有罪行。因為,他其實真的殺了一個無辜的流浪漢,替換了真正死者的死亡日期,混淆了警察的搜查方向。

對於堤真一的印象,一直都是溫文儒雅,還有點傻氣的可愛。這次這樣一個頹喪的角色,卻讓我眼睛一亮。

當他對著湯川說,真羨慕他總是那麼年輕的時候,那因為不得志而頹廢的外貌,所以欣羨昔日同窗的表情眼神裡,沒有一絲的負面情緒。單純的欣羨讓人感覺到深深的自棄卻不自卑。也許是因為他終於能為暗自愛慕的靖子盡一份心力,知道因為自己的付出而能讓她們母女獲得幸福的關係吧。




於是,第一次,一向以追求事實真相為目的,認為感情是沒有邏輯可尋非理性產物的湯川猶豫了。他明明發現了真相,卻因為石神的一句〞解開了答案,也沒有人會獲得幸福。〞,而不知道該不該如以往攀登謎底的頂峰。最後,湯川選擇把石神為了掩飾靖子母女的犯罪因而殺人的真相告訴了靖子。就在石神滿足的以為,自己的犧牲可以護衛靖子母女周全時,靖子卻坦誠了罪行,希望能夠和石神一起贖罪。

若是,若是石神不曾殺害無辜的流浪漢,那麼東野圭吾會不會讓湯川放棄原則保持沈默呢?我不知道。

但是當石神原本求仁得仁的滿足笑容,在看見靖子坦誠犯罪時瞬間轉為悲憤,哭喊著問〞為什麼?〞時,我心裡也在問,〞為什麼?〞。就讓靖子在刑法之外默默的贖罪等待石神,不好嗎?就讓一生不順遂,從來只有數學卻終於明白愛情的天才石神,帶著期待靖子母女幸福的心情去贖罪,不好嗎?這樣,到底誰幸福了呢?在另一端痛苦的湯川,也沒有任何幸福啊﹗

看完這部片的朋友曾說,不明白為什麼石神會願意為了靖子母女而殺人。

該怎麼說呢?
那也許只是一點點舉手之勞,只是一絲絲善意或甚至是無心插柳。

在絕望沮喪的石神即將自殺時,新搬來的鄰居按響了電鈴,帶來親切的招呼;在課堂上無法獲得學生尊重的數學天才,鄰居的女兒卻總是不忘問候;只有數學陪伴的孤單生活,隔壁傳來的笑語日日滋潤著寂寞的心。

只是這樣一點點的善意關懷,卻治療了一顆晦暗的心。

這樣的動機,不夠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