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看到一篇文章。不過重點是下面作者回的留言。

心與身是需要一起成長的.....在唱歌來說, 心是"腦袋/思考能力", 身就是"技巧"......林的確有他自己的想法(心有餘), 但是整體來說他目前的能力與發展卻是不夠的(力不足).....演唱時若無法更專注在"音樂"本身(聲音表現本身)當然很自然的就會偏頗的朝"與思考較接近"的語言上面去做文章, 我所謂的在"語言文字"上作文章, 就是開始大量的把"說話"的方式運用在演唱上, 拼命的思考如何讓自己的"口氣"很特殊很不同......這其實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林的部分, 我也早就多次提到"做作"的問題.....無腦的把自詡為"特色"的東西不斷放大.........我只能說, 覺得他會唱歌的人自己本身應該都"怪怪"的......
放眼全世界一大票好會唱歌唱的好棒好感人的歌手們, 我沒有發現哪一個是以"刻意"的咬字/特色來達成的.........要怪???就怪我們的歌迷太好"慫恿"太容易被"操作"......太不被要求要"思考"........

撇開個人喜好厭惡不談, 其實我也很同意楊與林的整體發展表現是比較"良性"的哩........不過, 林我就比較不認同......他其實已經"過頭"了......還沒長大的小孩, 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成熟, 卻被鼓勵把"認為是特色"的東西不斷的擴張放大.....他還在成長, 判斷能力不見得夠, 這可以理解, 但是背後推手呢.....就真的......我只能說, 多多少少算是林的"不幸".........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位作者是哪位。不過看下面留言作者被推崇得很高,甚至到達了可以當歌唱評審的境界,所以我還蠻認真的看了這篇文章和下面所有留言以及某篇他的自我介紹。

作者目前是位某協會的歌唱技巧教師,發表過兩三首詞曲作品/有古典音樂底子/會合音演唱與編寫/據說唱歌好聽到會讓人掉淚....

大概是這樣的一位專家。


其實我對於陌生人不喜歡宥嘉歌聲這件事,感覺還蠻平靜的。畢竟我也時常覺得某些歌手唱歌真的很難聽。有時是真的低於平均值的難聽、有時則是單純的不喜歡那種聲音。人的耳朵有百百種,即使是歌神歌后都會有人不喜歡了,是吧?

作者說宥嘉思考得太多,用咬字來凸顯特色,很做作;說盧廣仲還沒長大,哪那麼多能寫的東西;說蕭敬騰有技巧,但是缺乏整體演唱思考能力。嗯~當然啦,我能夠明白,這三種特色如果都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那麼就是一個超級完美無瑕的歌手了(似乎作者本身就是這樣難能的全才)。只是我不明白,那到底演唱是該不該有思考能力啊?沒有技巧前就不用想,是這樣嗎?;盧廣仲還沒長大是不是就不該創作啊?那作者虛長許多歲作品也不多啊﹗所以要懂得藏拙才是鼓勵台灣唱片界創作能量的好方法囉?

其實這篇文章本身是在討論盧廣仲和蕭敬騰,宥嘉部份是在下面回留言的部份提及的。但是最近常常真的看到這種賣弄專業的評論文,所以忍不住貼出來看看。我對於這位作者寫的內容實在感覺又好氣又好笑。但即使盧廣仲的歌老實說,我只比較喜歡〞100種生活〞,其他歌我真的沒辦法聽完;即使蕭敬騰的歌老實說,他的歌聲就是跟我沒有緣份,我也覺得他應該好好充實點內涵。但是就算我這個可能不夠客觀的歌迷再退1000XXXX步,他說到有關宥嘉的部份我卻沒有一點能服氣的。

宥嘉的歌有口氣,那是在投注在旋律歌詞中產生的自然演出。如果唱歌沒有實力沒有放感情,口氣只會是煽情,而無法感動人心。但作者是怎麼說的呢?

說宥嘉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刻意的〞咬字〞是做作?我還蠻想知道作者對於真正運用〞說話方式〞在歌唱裡的周杰倫是如何評論的?
說宥嘉無腦的放大自以為的〞特色〞?對於歌詞不求甚解只知道突顯聲音特質,才能說是無腦,放大自以為的特色吧?
說覺得宥嘉會唱歌的人都怪怪的?那麼黃偉文老師、陳小霞老師、王治平老師、許多DJ通通都怪怪的,就作者才正常囉?
說到背後推手.....他只能說是宥嘉的不幸云云?肯花費心思製作那麼有質感的專輯還叫不幸?那台灣歌手們應該大部份都只能用悲慘來形容了吧


想到夢說的,在那種路人的地方回留言是浪費時間,我不自覺噗嗤的笑了出來。
因為我沒有推薦一個會讓大家生氣的地方的興趣。所以沒有貼連結,就醬。

真的,不用生氣,看來笑笑就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